濕熱  | 
  
  
    一、特點 
        
          - 濕,就是平常所說的水濕、濕氣、濕邪,是致病的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六邪之一,簡單說就是過多的水濕淤積在體內沒能被及時排出。濕氣重,會令人變得渾渾噩噩的。
 
          - 中醫理論認為濕和痰、飲三者都是人體內津液沒經過正常管道處理而形成的病理產物,即是對身體有害的物質,容易引起疾病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| 
  
  
    二、症狀 
        
          - 舌偏紅,舌苔偏黃膩  、厚
 
          - 疲倦無力
 
          - 胃口欠佳
 
          - 大便偏軟、質黏、異常地臭,肛門會有灼熱感
 
          -  大便量少,色偏黃  
 
          - 女性白帶量偏多,色偏黃、味重  
 
          - 多面油,容易出暗瘡、粉刺 
 
          - 體味重  
 
          - 眼乾目赤
 
           
      | 
  
  
    三、成因 
        - 過食生冷或肥膩、辛辣的食物,如冷飲、刺身、雪糕、火鍋和速食等,飲酒、大魚大肉、時餓時饑都會損傷我們的脾胃,導致功能減弱,脾在五臟中主管運化身體內的水濕,若然脾臟受損,便不能順利運化傳輸津液和水液,於是濕停滯在內部,聚集在一起引起內患,或引起泄瀉、水腫和飲邪。
 
          - 長期在潮濕、炎熱的環境,常見於夏季及春季
 
           
    
  | 
  
  
    四、改善方法 
        
          - 少吃肥膩﹑甜品﹑生冷﹑酒、辛辣的食物。這些食物容易導致體內生濕或濕熱;
 
          - 堅持適合自己的運動,令身體微微汗出,以助濕邪排出;
 
          - 多吃祛濕的食物;如土茯苓﹑薏仁﹑茯苓﹑赤小豆﹑綠豆﹑冬瓜﹑絲瓜等。
 
         
      
           穴位按摩 
       
       | 
  
  
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