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滯

一、特點

  • 氣滯指臟腑、經絡之氣阻滯不暢。
  • 體內同時存在氣過剩與氣不足的狀態,會出現明明看似很有元氣卻容易疲勞,以及明明臉部發燙手腳冰冷等症狀。
  • 隨所滯之處而出現不同癥狀。
  • 氣滯於脾則胃納減少,脹滿疼痛。
  • 氣滯於肝則肝氣橫逆,脅痛易怒。
  • 氣滯於肺則肺氣不清,痰多喘咳。
  • 氣滯於經絡則該經循行路線相關部位疼痛或運動障礙,或相應的癥狀。
  • 氣滯過甚可致血瘀。  

二、症狀

  1. 胸悶、愛嘆氣,胸部兩側、腹部脹痛、胃、腹脹痛,噯氣,咽部如有異物梗阻。
  2. 覺得說話有氣無力或中不足,經常覺得疲累、不想說話。
  3. 容易打嗝與放屁。
  4. 性格內向,憂鬱寡歡,心胸狹窄。
  5. 情緒波動時易腹痛腹瀉,女性乳房、小腹脹痛,舌色暗,脈弦等。
  6. 精神疲勞,注意力不易集中、記憶力減退。 經常失眠、睡眠多夢。 情緒方面:易心慌、焦慮、耐性缺乏、情緒煩躁。

三、成因

  • 情緒抑鬱、緊張,性格內向,有不順心的事都埋在心裡,鬱結日久,影響氣血運行;肝瘀氣滯證肝臟
  • 嗜食油膩、甜食,血脂過高,或飲食過咸,或飲水不足,均能使血液過分黏稠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
  • 氣虛、陽虛體質,推動功能減退,導致氣血運行遲緩或瘀積
  • 生活環境寒冷,血管長期痙攣,血行遲緩或凝滯於微血管
  • 缺少運動鍛煉,心肌收縮力減弱,氣血運行遲緩
  • 各種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組織鬱血、水腫、粘連,或病理產物停積於局部,影響氣血運行。

四、改善方法

  • 要培養樂觀的情緒,避免擔心過多。
  • 多做有益於心臟血脈的全身活動,以助氣血運行為原則。
  • 氣滯瘀血體質宜用行氣、活血藥疏通氣血,達到「以通為補」的目的。

    如柴胡、香附、鬱金、當歸、川芎、紅花、薤白、枳殼、桃仁、參三七、銀杏葉等行氣、活血藥,有助於改善氣滯血瘀體質。

穴位按摩

  • 太衝穴
  • 三陰交穴
  • 合谷穴
返回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