濕疹

一、特點

  • 中醫與西醫一樣,認為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,但中醫認為濕疹關係著「內因」與「外因」,內因更佔主導地位。
  • 濕疹的皮膚,確實可以表現乾,也可以表現濕,所以濕疹的皮膚,既不是太乾,也不是太濕,而是敏感脆弱,所以冬天怕乾、夏天怕流汗潮濕。
二、症狀
  • 濕疹的皮膚,比起正常的皮膚,表皮屏障缺乏,因此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,夏天流汗多的時候,汗水裡的廢棄物質如不適時移除,會刺激濕疹的皮膚,引起發炎;冬天天氣乾冷,冷風一吹,表皮含水量下降,保護力更缺乏,也會引發發炎。
  • 整體來說,濕疹的病因比較複雜,常見的有以下幾方面:
    • 濕重
    • 血熱
    • 風邪
    • 脾虛

三、症狀

濕疹發作時,皮膚主要以:

  1. 痕癢、乾燥 、紅腫為主 ;
  2. 有水泡及出水現象;
  3. 可能因破損因受感染而發炎

四、治療

  • 雖然理論上是根據四個不同的內因而治療,但不少病患者有脾虛,也有濕重,或許兼有血熱,又或許是有風邪兼有濕重,常常都是不止一種內因致病,典型只有一種內因而出現濕疹可說相當少見,就是因為發病的內因多過一個,所以使中醫師在辨證診斷時出現一點困難,若是中醫師疏忽了其中一個病因,就會導致濕疹無法治療好轉。
      
  • 所以,中醫治濕疹,並不僅僅是止痕,找出病因是非常重要的環節。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治病求本。
  • 對於濕重病者,最主要是化濕。濕疹,顧名思義,濕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,中醫針對濕,就有幾個不同的治療手段。例如燥濕,因為體內有濕,所以要用藥燥化,最常用的是蒼朮、白朮、雲苓。
  • 另外,若是濕疹的水泡比較明顯,即是水較多濕較重,就必須使用利濕的方法,利濕是用藥把較大量的多餘水分通過小便排走,有利尿的功能,常用藥有薏米、車前草、冬瓜皮及澤瀉等。
  • 中醫在臨床上預防濕疹的成績相當不俗,濕疹病人一般都會知道自己在兩季交替之間,如春夏交替和夏秋交替之間最易發病,在預防上最好注重健脾驅濕,清熱涼血,在濕疹未發之前,醫師通常可以根據病人的舌苔,通過望聞問切來判斷病症。

五、改善方法

良好生活習慣

  • (1)皮膚癢不要抓,可以適當力度拍打肌膚,即能增強皮膚抵抗,又不傷害受損皮層。
  • (2)洗澡時不要水溫過高,不要搓皮膚,更不可使用皂角類沐浴用品。
  • (3)飲食不要吃辛辣油膩、海鮮類食物,以清淡養生為主。

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有四類食物應盡量避免進食:

異體蛋白類食物
有大約一半的濕疹患者發病原因與食物過敏有關,並且主要是攝入異體蛋白質(如雞蛋、牛奶、魚、蝦、蟹)後誘發的,其中最常見的是進食雞蛋和牛奶後誘發濕疹。日本學者曾做過試驗,發現在吃了雞蛋之後的兩個小時內,27名皮炎患者中,有12名患者皮炎再次發作。另外,物美價廉的大豆也能誘發遺傳過敏性皮炎。而海鮮(龍蝦、小蝦、魷魚、蛤、貽貝)、果仁和菇類含有能誘發濕疹的化學物質,也會讓人出現紅疹並刺癢。

辛辣刺激食物
辣椒、大蔥、大蒜、韭菜、酒等會使脾胃失調,生濕化熱,以致濕熱內蘊,促使濕疹加重,故濕疹發作期間要儘量遠離這些食物和調味品。

生冷食物
少吃生冷食物,如汽水、雪糕、冰棒, 不能空腹吃生果,涼茶等等,因為生冷食物易損脾胃,使水濕內生,濕邪偏盛,誘發濕疹。

小麥食物
小麥中的麩質可能會使少數人的手臂上、腿上甚至頭皮上出現刺癢的紅色皮疹。所以,濕疹患者要儘量遠離小麥類食物,此時可以吃含很少麩質的裸麥、大麥和燕麥代替小麥類食物。

情況嚴重的患者,中醫會針對患者的病因,利用合適的中藥作內服和外用的治療。也會利用針灸,增強皮膚的免疫力、改善皮膚的新陳代謝和對皮膚有清熱消炎的作用。

穴位按摩

  • 三陰交穴
  • 神門穴
  • 陽池穴
返回前頁